关于对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档案建设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02-05 17:26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单位:平罗县教育局 浏览量:246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局属相关科室

为扎实推进平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进一规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档案建设工作,全面迎接自治区督导评估工作。2023127日至1215,县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带领督学及教育管理室工作人员,对全县2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过程性督导检查评估。现将督导检查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目前,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8所,其中:初中6所、九年制学校3所、小学19所;现有教学班641个,其中:小学428个,初中213个;中小学在校生27813人,其中:小学生17930人,平均班额41.89人,初中生9883人,平均班额46.40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教职工1945人,其中:小学1146人、初中799人;现有专任教师1903人,其中:小学1132人、初中771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718名(其中小学461人、初中257人)。

二、量化指标完成情况

(一)资源配置情况

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截止目前,我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132人,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为6.31,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34,自评达标;初中专任教师771人,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为7.67,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12,自评达标。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全县现有小学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461人,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为2.57,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45,自评达标;初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57人,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为2.60,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25,自评达标。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全县现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296人。其中:小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192人,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为1.07,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25,自评达标;初中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104人,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为1.05,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17,自评达标。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总面积为109525.17平方米,全县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6.11平方米,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38,全县整体达到评估验收标准。其中,城关八小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4.28平方米,生均相差0.22平方米,但不低于此项标准的85%,自评达标;初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总面积为74655.51平方米,全县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7.55平方米,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14,自评达标。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为199851.15平方米,全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为11.15平方米,除平罗县城关一小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面积低于7.5平方米(为6.96平方米,生均差0.44平方米),其他学校全部达标,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41,自评达标;初中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为127120.88平方米,全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为12.86平方米,校际间差异系数0.15为,自评达标。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8182.97万元,全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4564元,高于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00元,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22,自评达标;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6007.68万元,高于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500元。全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6079元,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21,自评达标。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全县各中小学共有网络多媒体教室768件其中: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数为494间,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2.76间(高于生均拥有2.3间),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15,自评达标;初中网络多媒体教室数为274间,全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2.77间(高于生均拥有2.4间),校际间差异系数为0.09,自评达标。

(二)政府保障情况

1.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配备情况。全县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并按照2016年前建成学校、最大班额不超过3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面积标准设置艺术教室,自评达标。

2.小学、初中学校规模情况。目前,我县28所义务教育学校中,除平罗四中在校学生超过2000人规模(现有2016人),自评不达标。其他学校规模均不超过2000人,自评达标。

3.小学、初中班级设置情况。小学超过45人教学班178个,均集中在县城学校,自评不达标;初中超过50人教学班30个,均集中在县城学校,自评不达标。

4.教师培训情况。全县小学和初中分别有专任教师1132人和771人,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寒暑假研修班、新课标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等形式,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均达到100%,自评达标。

5.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全县2023年交流轮岗教师143名,占1081名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3.24%(高于10%指标);其中,骨干教师52人,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6.36%(高于20%指标),自评达标。

6.专任教师持证上岗情况。小学专任教师现有1132人,均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现有的1132人学历均高于规定学历,高于规定学历比例100%;自评达标;中学专任教师771人,其中高于规定学历758人,13人(平罗三中1人,平罗四中2人,平罗六中1人,陶乐中学9人)学历低于规定学历,初中整体高于规定学历比例为98.31%,自评不达标。

7.就近入学情况。全县所有中小学均实行就近划片入学,自评达标。

8.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情况。2023年,平罗中学招生计划数为1107人,将664个指标分配到校,并向农村初中学校倾斜,分配比例达到60%以上(高于50%指标),自评达标。

9.留守儿童就学情况。2023年,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4207人,留守儿童183人,全部就读在公办学校,自评达标。

(三)教育质量情况

1.初中三年巩固率情况。2020年全县初中一年级在校生数3526人,2023年毕业3543人,转入108人,复学30人,转出77人,休学43人,死亡1人,巩固率为99.63%(高于巩固率95%),自评达标。

2.残疾儿童入学情况。全县6-14岁适龄残疾儿童218人(缓学3人)。其中:随班就读121人,送教上门30人,在县内及县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59人,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7.67%(高于95%指标),自评达标。

3.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2022-2023学年度全县23所学校教师培训经费达到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但平罗六中、陶乐中学、城关五小、城关八小、红瑞燕宝小学5所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未还达到公用经费预算标准要求,自评不达标。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德育工作孕育新成果。平罗七中通过聘用退伍军人对宿舍内务进行“军事化”管理,把军人的好作风、好经验融入到学校宿舍管理当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律能力;城关一小以“戏曲进校园”孵化培育帮扶基地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常年坚持训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瑞燕宝小学成立了“贺兰山星火少年军校”,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种子;庙庙小学、陶乐二小、沙湖小学、高庄中心学校、灵沙九年制学校制定了党员教师和校级领导帮扶关爱“一对一”机制,积极开展入户家访、帮扶工作,将特殊群体儿童少年关心关爱工作落实见效。

二是作业设计展现新气象。城关六小重视实践性作业,采用“周内基础作业+周末实践作业”管理模式,周末作业由同一年级同科目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商议方式确定,且同时兼顾其他课程作业,作业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性强;城关七小语文创意作业特色鲜明,作业设计能够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审美能力培育,考查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三是五育并举体现新作为。城关二小把劳动教育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抓手,室内室外两个劳动基地主题明确,作用发挥明显,深受学生喜欢;城关三小大力支持科普教育,开展活动有场地,组织教学有器材,师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成果丰硕。平罗五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及阳光体育运动,将课间游戏活动同专项技能发展有效结合。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待提高。个别学校主要负责人对创建优质均衡工作认识还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创建优质均衡对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没有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创建指标体系深入学习研究不够,个别校长对各项指标一知半解,存在等待观望现状,创建工作进展较缓慢。

(二)资源配置不均衡。一是农村学校资源配置七项指标数据远高于县城学校,尤其小学表现的更为突出,影响全县差异系数。二是城关一小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城关八小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达标。

(三)保障措施不健全。一是个别学校未制定特殊群体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制度或措施,缺少党员教师或班主任“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机制,帮扶、关爱活动资料较少。二是部分专用教室(功能室)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不高,尤其是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利用率较低。三是个别学校教学设施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功能室账册中近几年数据一直未变动,学校对新增物品未登记上账,对消耗物品未下账处理,导致账目数据与现实情况不相符。

(四)教育质量有差距。一是个别学校对办学章程和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没有经过学校教职工大会、校委会的讨论和修改,程序不规范。二是德育资料整理不严谨、不系统,内容繁杂、种类较多,缺少总的部署安排,缺乏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办学宗旨结合的不够紧密,主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协同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学校对科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挤占严重,缺少量化评价机制,统筹优化不到位,存在一名教师兼任多个学科教学的现象。四是教研活动实效性有待提升,部分学校教研活动记录存在传达学习文件多、安排行政事务多,讨论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较少;一些教师小课题研究存在研究范围宽泛、过程性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在教研中落实新课标理念和任务还有差距。五是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设施设备没有很好发挥教学作用,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低,尤其是生物和小学科学实验开出更差,学生的动手实验不能落实,影响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六是针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整改,各学校存在找问题不聚焦学科和学校实际,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有的学校自查的问题学校层面无法解决,制定的整改措施和实际整改情况不匹配。

五、措施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列为学校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学习研究,认真领会区、市、县有关优质均衡发展的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优质均衡发展内涵要义,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资源配置。一是城关一小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学校附近体育运动场地的使用权限,确保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二是城关八小要严格执行教体局印发的招生相关文件,做好转入学生政策把关工作,杜绝再次出现大班额、大校额情况,确保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

(三)健全保障措施。一是各学校要根据《平罗县关于加强特殊群体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校的特殊群体儿童关心关爱帮扶措施,健全党员教师、班主任“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机制,并严格落实。二是各学校要认真对照评估细则要求,组织专人对学校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对面积不达标的专用教室通过调整更换面积达标的教室作为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确保专用教室面积达标,同时要提高专用教室使用率。三是各学校要及时更新、完善功能室账册,对新增物品要及时登记上账,消耗物品及时下账处理,确保账目数据与现实情况完全一致。

(四)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各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制度章程,组织校委会讨论通过后,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形式讨论审定,并以正式文件报县教体局审核,待教体局审定核准后,下发批复。各学校要尽快组织实施,切实提高学校依法办学水平。二是各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建设,统筹安排德育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亮点工作,选树典型。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价值引领、目标激励、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的作用,结合学校办学宗旨,形成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三是规范课程设置。各学校要以新课标为基准,严格按照部版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禁挤占、压缩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合理设置校本课程。四是各学校要加强有关校本教研新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积极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各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论述,认真学习自治区教育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实施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行动”,开好科学教育课。尤其是科学实验课,要让科学实验课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引擎,在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六是各学校要认真研究2021年、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结合本校实际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问题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定期研究整改落实情况,改进教育教学短板和不足,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附件:平罗县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攻坚任务清单

 

 

平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pdf

原文件下载.pdf